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的时代号召下,北仑区委统战部积极探索创新“三三三”工作模式(即“三位一体”网络、“三维保障”支撑、“三层塑造”目标),广泛动员引领港澳同胞和侨团、侨企、侨胞,主动投身“侨助共富”行动。近3年来,共有13家侨团、侨企结对21个村(社区),累计落地帮扶项目23个,实际到位资金超过3000万元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:
以"三位一体"为架构,织密“侨助共富”网络
一是内聚人才强根基。坚持以“党建带侨建”为引领,依托19个基层侨联组织、76家“侨胞之家”,联动香港北仑青年联谊会等4个社团组织,精选17名骨干成员组建“侨界帮帮团”,通过开展“海聚英才·青雁归仑”等20余场品牌活动,不断吸引侨界人才反哺家乡。如:香港北仑青年联谊会副会长戴振平三年累计捐赠超600万元,助力家乡儿童、教育及农村房屋安全等项目,助力家乡共同富裕。二是外联资源促协作。与19家职能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,并将“侨助共富”纳入区域规划。依托部门平台收录170余家侨企、300余名人才,启动“青创合伙人”计划,深化跨地域领域合作。与慈善总会、红十字会等深度合作,确保资金管理规范有序、项目推进有力有效。三是精准服务抓落地。深入11个街道、8个村社调研形成30条需求清单,侨界骨干化身“轮值村主任”,推动10余个民生项目落地,带动300余人就业,实现侨界资源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,共绘共富蓝图。
以“三维保障”为支撑,优化“侨助共富”生态
一是政策保障。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北仑籍海内外人士工作的若干举措,围绕组织领导、文化传承、联系服务、作用发挥等四大维度,系统谋划28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,为“侨助共富”营造浓厚氛围。二是法治保障。探索构建“有商有量”渉侨纠纷梯级调解体系,近3年来共受理涉侨纠纷268件,调解成功率达90%以上;推动34家侨企完成合规建设,劳资纠纷同比下降78%,节约司法调解及仲裁成本逾120万元。三是服务保障。以“侨”为“桥”,联合文广旅体、农业农村、供销社等部门积极提供项目对接等20余项定制化服务项目,推进跨山越海协作、数字赛道接轨、全产业链覆盖。如:海归青年夏晓静与老城湾茶咖融合风物馆主理人结对合作,将“碶彩农耕”品牌运营经验注入村咖产业,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增收。举办50余场招聘会、3场创新创业大赛,促成1000余人就业创业;助力开展10场农产品直播,实现销售额200余万元。
以“三层塑造”为目标,打造“侨助共富”成果
一是塑造质量标杆。实行“策划-实施-运营”全周期跟踪帮扶工作机制,打造“侨助共富”精品项目。以“人亚儿童友好馆”为例,该馆运行3年来,累计接待超10万人次,举办活动900余场,成为全国儿童友好工作样本,形成可复制的运营模式。二是塑造共富品牌。培育“碶彩农耕”“落咖啡”等10余个特色文旅品牌,推荐望潮心悦、双石人山、兰宿民宿等申报省级乡村侨舍;累计捐助3000余万元投入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民生领域,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。三是塑造社会口碑。联合举办创业创新大赛,带动就业300余人次;孵化特色项目40余个,实现非遗文创产品销售100余万元;承办8场经验分享会、50多场帮扶活动,助力30余个“侨助共富”项目落地,直接受益群众超2万人次。如:“王明康共富楼”花农客厅,已为8000余户花农提供全产业链服务,产业附加值提升135%,年产值突破5亿元。
来源:宁波侨联